更多 首页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古诗文

杂咏十首


杂咏十首的古诗原文

解牛中肯綮,相马外骊黄。
从知得三昧,意到形自忘。
杂咏十首释义

《杂咏十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方凤。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解牛中肯綮,相马外骊黄。
从知得三昧,意到形自忘。

诗意:
这首诗词以解牛和相马为主题,探讨了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解牛代表理论知识的掌握,相马则象征实践经验的运用。诗人表达了一个深刻的思考:当我们从理论中获得真知,将其应用于实践时,我们会超越形式,忘却自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知识与实践的思考。首句"解牛中肯綮,相马外骊黄"通过对牛和马的描绘,展示了知识和实践的两个方面。解牛中肯綮,意味着掌握了深刻的理论知识,而相马外骊黄,则表示实践经验的运用。这两个意象相互呼应,形成了对知识和实践的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从知得三昧,意到形自忘"表达了一个深刻的思想。知识的真正价值在于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当我们将知识付诸实践时,我们会超越形式,忘却自我,达到了一种"三昧"的境界。这里的"三昧"指的是心境的超越和顿悟,通过实践我们能够将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和智慧。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知识与实践的看法,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并告诫人们不要陷入纸上谈兵,而是要通过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体验和智慧。这首诗词给人以启示,引导人们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追求真正的智慧和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杂咏十首拼音

zá yǒng shí shǒu
杂咏十首

jiě niú zhòng kěn qǐ, xiàng mǎ wài lí huáng.
解牛中肯綮,相马外骊黄。
cóng zhī dé sān mèi, yì dào xíng zì wàng.
从知得三昧,意到形自忘。

上一词语:杂咏十首
下一词语:杂咏十首

古诗文网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