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古诗文

八月十五夜


八月十五夜的古诗原文

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
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徐凝简介

徐凝,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浙江睦州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

八月十五夜释义

诗词:《八月十五夜》
朝代:唐代
作者:徐凝

皎皎秋空八月圆,
常娥端正桂枝鲜。
一年无似如今夜,
十二峰前看不眠。

中文译文:
明亮的秋夜空中,八月的月亮圆满,
常娥端庄地托着一枝鲜艳的桂花。
这一年中没有任何时刻比得上今夜,
我站在十二峰之前,欣赏着无法入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八月十五的夜晚欣赏月亮的场景。徐凝通过描绘皎洁的秋夜和圆满的月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宁静感。诗中提到的常娥,是中国传说中的仙女,常住在月宫中,象征着美好和祥和。她手持着一枝桂花,桂花是中秋节的象征之一,也寓意着团圆和吉祥。作者借用常娥和桂花的形象,增添了诗词的浪漫和神秘氛围。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徐凝表达了自己的赏月体验。他站在十二峰之前,意味着他置身于高山之巅,俯瞰着辽阔的天空。作者使用“看不眠”这个词语,暗示他对美景的欣赏使他无法入眠,以突出他对自然景色的宠爱和投入。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他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所感受到的宁静和喜悦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八月十五夜拼音

bā yuè shí wǔ yè
八月十五夜

jiǎo jiǎo qiū kōng bā yuè yuán, cháng é duān zhèng guì zhī xiān.
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
yī nián wú sì rú jīn yè, shí èr fēng qián kàn bù mián.
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上一词语:八月灯夕寄游越施秀才
下一词语:题伍员庙

徐凝的古诗




古诗文网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