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古诗文

经九华费征君墓


经九华费征君墓的古诗原文

凡吊先生者,多伤荆棘间。
不知三尺墓,高却九华山。
天地有何外,子孙无亦闲。
当时若征起,未必得身还。
杜荀鹤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经九华费征君墓释义

《经九华费征君墓》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凡是吊唁先生的人,多在荆棘丛生的地方受伤。不知道那三尺长的墓,竟高耸在九华山上。天地之间有什么能阻挡,子孙后代却无事闲适。当初若有人发起追悼,未必能平安归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逝去先生的悼念和对墓地所在的九华山的赞美。诗人认为吊唁者在前往墓地的路上会遭受许多艰辛和困难,而那座墓地却高耸在九华山上,给人一种庄严和崇高的感觉。诗人通过对墓地和吊唁者的对比,反映出天地间的无限广阔和人生的短暂,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安宁生活,不要轻易涉险。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唐代的山水意境,通过对墓地和吊唁者的对比,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诗人利用"三尺墓"和"九华山"这两个形象,巧妙地表达了对死亡和生命的思考。墓地高耸在九华山上,给人一种雄伟和庄严的感觉,而吊唁者却要经历荆棘之苦,表现了人生的艰辛和不易。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点明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通过对生死的思考,深化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通过对墓地和生命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者的悼念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生活,不要轻易涉险。这种对生死、人生的思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也是杜荀鹤的作品所特有的。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经九华费征君墓拼音

jīng jiǔ huá fèi zhēng jūn mù
经九华费征君墓

fán diào xiān shēng zhě, duō shāng jīng jí jiān.
凡吊先生者,多伤荆棘间。
bù zhī sān chǐ mù, gāo què jiǔ huà shān.
不知三尺墓,高却九华山。
tiān dì yǒu hé wài, zǐ sūn wú yì xián.
天地有何外,子孙无亦闲。
dāng shí ruò zhēng qǐ, wèi bì děi shēn hái.
当时若征起,未必得身还。

上一词语:将归山逢友人
下一词语:与友人对酒吟

杜荀鹤的古诗




古诗文网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