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古诗文

辇下寓题


辇下寓题的古诗原文

对酒何曾醉,寻僧未觉闲。
无人不惆怅,终日见南山。
辇下寓题释义

《辇下寓题》是唐代黄滔创作的一首诗词。

中文译文为:

对酒何曾醉,寻僧未觉闲。
无人不惆怅,终日见南山。

诗意是主人公黄滔在赴任的途中,在寻找宁静的心灵世界,感叹自己对酒并没有真正沉醉过,对修身养性的僧人的寻找也并未真正得到内心的宁静。他看到南方的群山一天不曾断绝的咆哮,让无论是谁都感到烦躁和愁苦。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黄滔内心的孤独和思考,他在辇下(皇帝被抬进京城的车子下面)纵然享受了权势和富贵,可是内心的追求和苦闷却无法得到真实的解脱。黄滔秉持的是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崇高的思想理想,可是他在政治里的追求,他对官场斗争的看透,让他感到烦恼,失去了真正的宁静。

整体上,《辇下寓题》表达了作者内心独立自由,却又深感人世间种种纷扰和无奈的情怀,展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平静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辇下寓题拼音

niǎn xià yù tí
辇下寓题

duì jiǔ hé zēng zuì, xún sēng wèi jué xián.
对酒何曾醉,寻僧未觉闲。
wú rén bù chóu chàng, zhōng rì jiàn nán shān.
无人不惆怅,终日见南山。

上一词语:投刑部裴郎中
下一词语:寄题崔校书郊舍

黄滔的古诗




古诗文网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