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古诗文

卓文君


卓文君的古诗原文

成都共逸为琴心,岂不尝闻赋丽-。
重聘茂陵今已晚,不须多赋白头吟。
赵蕃简介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卓文君释义

《卓文君》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成都共逸为琴心,
岂不尝闻赋丽-。
重聘茂陵今已晚,
不须多赋白头吟。

诗意:
这首诗以卓文君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卓文君的崇敬和思念之情。卓文君是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子,她的美貌和才情使她成为了一个传世的传说。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对卓文君的敬仰之情,展示了他对卓文君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卓文君的美貌和才情为主题,通过琴心的比喻,传达了作者对卓文君的崇敬和钦佩之情。"成都共逸为琴心"这句话表达了成都与卓文君的紧密联系,将成都比作琴心,意味着卓文君就像是成都的灵魂,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代表。

"岂不尝闻赋丽-"这句话揭示了卓文君的才情和美貌在当时非常有名,并且表达了作者对她的赞美之情。"赋丽-"这个词组形容卓文君的才情和美貌非常出色,令人倾倒。

"重聘茂陵今已晚,不须多赋白头吟"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卓文君的思念和不舍之情。"重聘茂陵"意味着重新邀请卓文君出山,但是时间已经过去,卓文君已经年老,所以再次迎请她已经来不及了。"不须多赋白头吟"表明作者不需要再写更多的诗歌来表达对卓文君的思念,因为卓文君已经年老,白发苍苍,不再是当年的少女。

这首诗通过对卓文君的赞美和思念,展示了诗人对她的崇敬之情。同时,也道出了岁月无情,人事易逝的主题,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它既是对卓文君的歌颂,也是对光阴流转的感慨,带给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思考和沉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卓文君拼音

zhuō wén jūn
卓文君

chéng dū gòng yì wèi qín xīn, qǐ bù cháng wén fù lì yín.
成都共逸为琴心,岂不尝闻赋丽-。
zhòng pìn mào líng jīn yǐ wǎn, bù xū duō fù bái tóu yín.
重聘茂陵今已晚,不须多赋白头吟。

上一词语:周允升见临已而步过其书堂二诗赠之
下一词语:醉呈亦韩

赵蕃的古诗




古诗文网         Sitemap    Baidunews